在黃岡市農科院食用菌實驗基地大棚內,這種穿著“白紗裙”的菌菇吸引了記者眼球。
這種菌菇名叫“竹蓀”,因其生長條件苛刻,除了野生的外,目前也只在福建、四川、廣西、貴州等地人工種植。2018年,黃岡市農科院引進竹蓀菌種,進行本地栽培試驗。
經過兩年的技術攻關,竹蓀的本地栽培技術已經基本成熟,產量也在逐步提高。據專家介紹,今年竹蓀可以收獲三茬,第一茬已經采摘完畢,平均畝產150公斤左右,收入可達一萬多元。
實驗基地里,十幾畝的竹蓀大棚為周邊農戶提供了30個就業(yè)崗位,每月3000元的工資讓當?shù)剞r民既實現(xiàn)了家門口就業(yè)又增加了他們的收入。
黃岡市農科院相關負責人表示,下一步將在黃岡全市范圍內推廣竹蓀種植,促進農民增收,推動農業(yè)發(fā)展。